〈美好的味道〉
到底什麼才是美好的味道?小時候,就是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,身體不好的媽媽告訴我:冬天就是要吃補一點、飽一點,非吃藥膳不可。我對此毫無疑問的相信她,因為我當時還小,也沒聽懂吃補是什麼意思。反而爸爸對烘烤的食物情有獨鍾,而且對食物的形狀和生活字義很追究,所以他認為披薩是圓滿結束過好年的美食。
我是覺得吃的飽最重要,但一定好符合自己喜歡的口味才行。後來聽到爸媽的說詞後,我也問了爸爸一句:「那過年為什麼要吃水餃?它跟金元寶一點也不像。」
他說:「小孩子不要問那麼多問題。」我猜他是屬於那種『認為小孩不該頂撞長輩』的大男人主義者。後來我選擇保持著『過年既然要吃,就一定要吃好、吃飽』的平凡想法。
我說的沒錯吧?既然過年要吃藥膳來補一下身體,那怎麼能少隻雞和羊排骨呢?說到這裡,我好像已經把注意力集中在火鍋上了(可不是嗎)。後來在看健康雜誌時發現披薩在營養學的角度上,就是少吃一點會比較健康,所以我逐漸變的跟媽媽一樣,也會推薦別人去嚐嚐藥膳火鍋。但有一件事使我不能忽略過年的氣氛,因為披薩是圓(形狀)的食物,而裝有湯頭的砂鍋本身是不可吃;它便不能算是圓滿的食物(這種將發音和形狀結合的規矩真不知道是誰想出來的)。這樣說,是蠻合乎過年傳統的習俗說法。
然而,事情可能沒有這麼簡單。披薩本身作為一種圓滿的食物,但它在營養學上卻是被否定的,而火鍋本身是以湯水為主,可以裝有五行食物來燉煮,以此充實人體所需的營養,加上人在寒冷的冬季是要吃營養的,而不是吃圓滿的(到底哪來那麼多規矩啊)。
我猜爸爸會堅持自己的理念,也不是沒有他的顧慮的因素。有時火鍋湯很燙,小孩碗沒那好就會打翻並燙傷皮膚。或許這是他拒絕火鍋的理由,可是他沒有這麼清楚的告訴我;或許他在以前那個沒有電燈的時代就被火鍋湯燙傷過,只是他為了自己的顏面而不願意告訴我這個孩子就是了。
我為了避免這些爸爸的過年習俗說法,和媽媽支持的營養科學又再一次產生糾紛,我大膽的頂撞長輩,說:「不然我們除夕吃披薩,初一再吃火鍋吧?」我會提出這樣的建議,是因為我認為食物可以先吃好(圓滿過年),然後再吃飽(營養健康)。幸運的是,我成功說服了父母,又成功讓自己飽餐了一頓。
──寫於二○二五年一月廿七日